电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0|回复: 4

华东院快速发展的13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9 05: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0年,如果有人说几年之后,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华东院”)将成为中国工程勘探设计行业里信息化建设的标杆,会被当做痴人说梦。

那一年,计算机还不是华东院的标配,而设计行业里信息化的先行者们每年已经在信息化上投入八位数的资金,引进国外先进软件,开发属于自己的专利。

2000年启动的信息化建设,对华东院随后的13年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工程勘探设计带来变革的三维设计协同平台,都让华东院更加向一家信息化企业靠拢。

201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了首批218家“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华东院作为唯一一家设计院名列其中。

此时,华东院已是工程勘探设计行业中公认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标杆企业之一,“基本上每周都会有一两家同行单位来学习参观”。他们推出的三维协同平台及所含产品成为国内市场上的翘楚,甚至吸引了很多外国企业的目光。

一次参观引发的改变

“合作以华东院为主导,技术全部学过来,专利也全都属于华东院。”

华东院的信息化建设开始于一个契机:2000年,建设部发布《“十五”信息发展纲要》,提出设计院要分成三种类型,华东院认准的目标是“国际接轨型”,而信息化建设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考核标准。

当时,华东院只有一个计算机中心,作为后勤部门的一个分支,它最主要的功能还在于网络和电脑的维护。那时华东院拥有自己的网络,拥有网页、内网,通知、内部邮件这些功能已经全部实现,符合国际管理标准的命名规则也已使用,在浙江省内已属先进,但离“国际接轨”还有相当距离。

作为整个信息化规划起草的参与者,技术总监王金锋还记得当年到北京开会期间,曾组织过院里12位院级干部参观BDI(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的活动。“他们触动很大”,BDI是当时设计行业的标杆,每年都会投入八位数的资金用于企业信息化,在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软件的同时,还拥有大量专利。

2001年,华东院提出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规划,当时华东院的信息技术中心虽已成立,总共不过10人,其中能参与系统开发的,连同王金峰与陈健两位负责人在内,一共也就5人。这时,华东院选择了与外部公司合作,但这种合作以华东院为主导,“我们把合作公司的员工当成自己的员工,也派员工到对方公司工作,把所有的技术都学过来”。后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完全由华东院主导,知识系统也全都归属华东院。

2003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版成功上线,包括30多个系统和200多个模块。就从这个系统开始,华东院在信息化方面的名气就在全国设计院中传开了。2006年,华东院的信息化已经超过了建设部国际接轨型设计院的要求,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方面也基本达到了BDI的水平。华东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也因此荣获建设部“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及“浙江省2009年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三维协同设计带来的高效

“华东院如今已围绕三维设计平台,形成了新的环境、管理、理念、技术,可以说已经上了高速公路。”

从2004年开始,三维设计就成为了华东院新的研究领域。这在国内属于全新技术,行业内有很多设计院也同时在这方面攻坚。华东院再次选择了以自我为主导的合作模式,最初的研究甚至在院内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展开。

2005年,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试用,华东院选定了Bentley系列软件作为三维设计软件平台。后结合国内的水电三维设计要求,华东院相关人员用三年时间对软件进行了大量二次开发,于2008年底基本完成了三维协同设计综合解决方案的研究。

何为三维设计,华东院内部有个解释:在有限的空间里精准地规划出各专业的工作位置和范围,并对工作时序精确地予以规划。

以往的二维设计只能在平面图纸上呈现,不同部门只能依次设计,然后综合在一起。不仅工作时间漫长,“碰撞”这类的疏漏更是在所难免。

而三维设计在空间中予以呈现,设计过程中则需各个部门协同参与,不仅仅数倍乃至数十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让“碰撞”这样的疏漏减少了80%以上,更对团队融合、技术融合有巨大帮助,通过三维设计留下的数字模型,更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前景可期。

土木设计专业出身的陈佑对此深有感触:“以往一张厂房图纸出来,要一个个专业看过来,需要做什么修改,一张图纸要在十几个专业里走上四五圈,耗时最长的第一圈可能要四到五个月。而三维协同设计,把整个设计流程放入一个模型之中,这个流程可以缩短到一个月以内。”

如今,陈佑正协助数字中心完成三维设计平台中配筋模组的设计。钢筋图是土木设计中最为繁琐的一个步骤,出一张钢筋图并确定钢筋需求量往往需要二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正在测试中的配筋模组可以将这个过程缩短到四五天,将设计员从繁琐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人的积极性和创作力也会更多”。

而为了满足华东院未来工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需要,2009年,华东院从信息中心和相关生产单位抽调精英,专门成立了数字工程中心,职能是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应用的技术研究,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目的是将三维协同设计综合解决方案运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去。

随着锦屏、龙开口、仙游、响水涧等水电工厂系统的三维联合设计完成,华东院也完成了一个完善的三维系统设计流程体系,这也标志着华东院解决方案的基本完成。二次开发和项目实际应用也因此取得了巨大成绩,尤其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利水电三维设计平台HYDROSTATION一经推出,就获得了院内外设计人员的一致好评,新老业主慕名纷至沓来,华东院的数字化三维设计能力为华东院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2年,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组织三维水电水利设计平台推广运用会,有40多家单位160多人参加。拥有国内唯一一个三维设计平台的华东院,在推广相关技术方面非常开放,目前在试用这个平台的不仅仅是水电系统的设计院,还包括其他行业的设计院。

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及所含产品在2009-2012年间先后5次获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科技进步奖,并获“2009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2012年度电力行业信息化成果一等奖”、“浙江省201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殊荣。

“比得那些奖更自豪的是:华东院拥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理念,从旧的思维中转变过来了。”数字工程中心主任陈健表示,对于一家设计企业来说,三维设计意味着全新的理念、工艺要求和流程,而华东院如今已围绕三维设计平台,形成了新的环境、管理、理念、技术,“可以说已经上了高速公路。”

“我们要做设计界的阿里巴巴”

无论是在大环境还是微环境中,都能看到作用:信任、交流、以工作为先、变不可能为可能。

作为华东院在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的合作伙伴,Bentley公司总裁在最近一次有华东院相关人员出席的大会上,做出了这样一个举动:他把自己的鞋子脱了,放在讲台上,对中国的合作伙伴们说:“我这次带了跑鞋来,我一定要追上你们。”

Bentley公司内部流传着一句话:“中国在跑,我们快追不上了。”在这些年同华东院的合作中,Bentley员工看到很多难以理解的行为:中国同行们可以下班后不走,甚至礼拜六和礼拜日也没有休息。华东院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让Bentley这家在三维设计软件方面的领军企业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回望这13年来的快速发展,华东院的动力一方面其实是来自压力:“IT行业内部技术更新越来越快,也许不用两三年,很先进的系统就落后了”;同时,国内设计行业内也有更多企业花更大精力在两化建设上,华东院如今的领先优势面临着很多挑战。

但更多动力可以在华东院对于企业文化的六字描述中找到:“负责、高效、最好。”纵观华东院的两化建设,无论是在领导统筹的大环境还是团队内部的微环境,时时都能看到这种企业文化的作用:信任、交流、以工作为先、变不可能为可能。

华东院当然不会满足于企业的信息化,他们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家信息化企业:不仅仅具有信息化特征,更要提供信息化产品;不仅仅提供工程服务,更提供工程数字化服务。

一些目标近期即将实现,比如华东院计划在明年1月1日推出的基于云技术的华东院综合管理系统,云桌面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云平台设置的数据库和运算能力,无论在世界何处,都在实时与总部互动,这是最近几年最热门的IT技术之一。

在2012年的院长报告中,华东院提出了远大愿景,那就是要将华东院从单一的勘探设计企业打造成为国际型工程企业。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标志着华东院将从理念、管理到业务的全方位转型,这也对华东院的两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紧紧围绕“国际型”这一关键词,华东院在两化建设基础上提出了“四化”目标: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设计数字化、办公环境国际化、通讯方式现代化。如果这些目标全部实现,华东院的员工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无差别登录同一个系统,联系上任何一个人;从纵向上来看,通过拥有全信息的三维模型,华东院的业务可以涵盖勘测设计、建造安装、运营维护等工程全生命周期。

“到那一天我们会成为工程设计界的阿里巴巴。”王金峰充满信心地说。

发表于 2021-7-11 23:1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快过去十年了,读后仍然很有感染力
发表于 2021-7-27 1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21-10-22 21: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22-5-15 09: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老板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力建设网站 ( 苏ICP备1603097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6 14:14 , Processed in 0.1950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