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6|回复: 2

限电停产是资源不足还是大国博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7 16: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云南、江苏、青海、宁夏、广西、广东、四川、河南、重庆、内蒙古、河南等多地开始对能耗双控目标开展限电控能耗举措。限电限产已经从中西部地区,逐渐向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蔓延。
广东:“开二停五”之外,停电4天。山东:能耗双控,每日缺电9小时。江苏:被迫“放假”20天,停电至10月8日。浙江:化工厂等关停至9月30日!四季度停电20-30天。安徽:电力存在250万千瓦缺口。陕西:限电至年底。
四川:暂停非必要性生产、照明、办公负荷。
河南:部分加工企业限电三周以上。
重庆:部分工厂8月初限电停产。
内蒙古严格控制企业限电时间,电价上浮不超过10%。青海:发布限电预警,限电范围继续扩大。宁夏:高耗能企业停限产一个月。“白天收到通知,晚上就限电停产”,近日,十几个省份为了完成控制能源消耗的年度目标,对省份内的企业实施停工停产。为什么要实施限电停产?除了控制年度的能源消耗,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虽然如今,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发电形式多样,但我国目前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主。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煤炭的需求量大是一个铁铮铮的事实。煤炭的使用量从2006年28.6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20年49.8亿吨标准煤,在这十四年间几乎增长了一倍。而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2021年的1月到8月全国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一、二、三产业的用电量都同比增长。现在,随着煤炭价格暴涨,我国经济的运行成本整体上升;用电量的增长,也使得能源供应紧张。除此之外,根据政府披露的信息,限电停产也是为了实现2030年的碳达峰目标。
“碳达峰”是指在2030年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到达最高点之后,排放量逐步下降。而“碳中和”指的是指群体或是个人直接或间接生产出多少温室气体,通过节能减排、植树等形式来抵消,实现零排放。这两个概念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绿色转型。在这两个概念下,国家严格控制能源的消耗,推出“能耗双控”的举措。“能耗双控”是指对能源的消费强度和总量都进行控制完善。简单来说,各地有不同的能耗增量控制目标,政府要管控当地的年度能源消耗量不超过这个目标。
而为了完成年度能源消耗目标,地方政府就要升级管控措施。地方政府通过限制高耗能的企业用电的总量,限制用电时段,提高电价等方式去促进能耗的减排。一些地方甚至画出标准线,控制能源的用量。诸如,云南政府要求工业硅、黄磷减产90%,水泥产量压缩80%以上等等。而由于今年疫情好转,国内复工复产,江苏、广东、浙江等10个省份上半年的能源消耗早早就超过预警,政府便只能通过下半年的限电停产来管控。除了完成年度能源消耗目标,其实限电停产背后还涉及到一场大国博弈的金融战。
目前中国由于疫情控制得当,快速实现复工复产,于是国外的订单便源源不断地回流到中国。看似是一片大好的趋势。其实不然,由于国内生产的原材料几乎依赖进口,当需求增加时,原材料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中秋节前,限电停产的通知已下,却出现原料价格不跌反涨的现象。高耗能产业首当其冲,钢铁、水泥、铝价等产品的价格也创新高。你可能会想,出口时提高制成品的价格,也能赚到钱。但现实是,越多的企业想着分一杯羹,加入进来,随着生产的产品数量暴涨,到了出口时却供过于求,竞相杀价,最终价格跌落下来,谁也挣不到钱。
更严重的后果是,当全球产能恢复,市场上出现更加便宜的原材料和商品,中国的成品就失去竞争力,只能低价甩出,血本无归,甚至是面临破产的风险。除此之外,国际资本趁着全球疫情,疯狂印钞,哄抬原材料的价格,试图把上游的通胀转嫁别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国。目前美国国内通膨压力大,如果美国大量进口我们的廉价商品,等同于蚕食中国企业的利润,来帮其降低通胀压力。
疫情期间也有部分企业粗放式地扩张,盲目地扩大生产,想着依靠低效产能,获得低廉的成本优势,赚一波快钱,这其实是扰乱市场的供需关系,更不利于中国企业对外的产品议价。我国推行限电停产能引导企业对外涨价,通过减产使原材料价格稳定下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升销售价格,从而不让美国转嫁其通胀压力,保护中国企业。推行限电停产,从国家层面来看,既是是为了完成碳达峰的目标,持续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产能优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是保护中国的企业在出口时的利益不被蚕食。
通知下达后,企业停工停产,倒逼企业谨慎接收订单,切勿着眼于蝇头小利,盲目扩大产能;又能推动企业的优胜劣汰,推动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倒逼落后产能,实现经济转型。然而,推行限电停产在执行层面,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不能采用“一刀切”“简单化”等做法。限电停产的通知下达后,一些省份通知不到位,不给企业缓冲时间,直接断电,使得部分企业可能面临到期交不了货,违约的风险。


限电停产,推动能耗双控势在必行。这场制造业“地震”难以避免,然而随着泡沫过去,上游会逐步降温,大宗商品也会降价,出口数据会下降是必然的(如果出口数据疯狂飙升才是极度危险的。)这其中的平衡,只有中国这样经济恢复最好的国家,才能做好取舍。欲速则不达,这就是国家对制造业的潜台词,控能耗,不仅仅是碳中和的要求,更是国家保护制造业的良苦用心。‍‍‍‍‍‍‍‍‍‍‍
声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及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支持!



发表于 2021-9-29 0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铁的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09: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学一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力建设网站 ( 苏ICP备1603097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07:08 , Processed in 0.1923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